互爱百科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首页 生活常识

奥地利属于欧盟吗 ,只入欧盟不入北约的奥地利,是谜之自信还是有难言之隐?

时间:2024-07-25 09:16:22 作者:理想国307


奥地利


前 言

奥地利这个国家有很多绰号:音乐之国、高山之国、森林之国、击剑之国等等。这个美丽且充满人文气息的国家,在世界战争史上曾经表现出“逞强好战却屡战屡败”的特点。

奥地利在18世纪时多次吃过拿破仑的亏、19世纪时多次吃过普鲁士的亏。

到了1867年2月为了防止匈牙利再次独立,奥地利与匈牙利达成了一个折衷方案:两国贵族都接受了共同合并的二元政体——一次大战结束前鼎鼎大名的奥匈帝国建立了。

1918年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奥匈帝国解体,其中奥地利本土在1938年被纳粹登台、恢复元气的德国占领,直到1945年二战结束。

奥地利


一:不敢再迷信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与奥匈帝国高度关联。

1908年奥匈帝国吞并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后续引发了1914年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导火索。

作为一战的同盟国之一,奥匈帝国最后还打输了,被战胜方的协约国强行拆家、解体。

茜茜公主讲得就是奥地利王室的爱情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奥地利其实是被德国裹挟。

希特勒出生在奥地利,从1933年1月希特勒就任德国总理、1934年就任德国总统开始,他就把吞并奥地利放在最优先的位置。

纳粹德国吞并的第一个主权国家就是奥地利,史称“德奥合并”:1938年3月12日凌晨德军越过德奥边境,期间没有发生任何抵抗和交火,次日德奥两国便宣布正式合并。

就这样,奥地利既像是稀里糊涂,又像是早有默契一样“被加入”了德国,最后也成为二战的战败国之一。

1938年德国兵不血刃进入维也纳


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结果,让奥地利不敢再迷信自己的武德充沛、国运昌隆,更不敢再相信战争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1938年希特勒志得意满地出现在维也纳


二:占领下的“永久中立”

坦率地说,国际上真正做到且普遍公认的永久中立国家,其实没有——即使是瑞士,也只是“中立含量”相对高一些。比如这次对俄罗斯的全面制裁,瑞士就全面、全程参与。

早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面对巅峰时期的拿破仑,瑞士也能坚持做到既不支持拿破仑,也不支持反法同盟。直到1815年维也纳会议的召开,各国一致承认瑞士的永久中立国地位。

相对于瑞士的永久中立,奥地利多少显得有些“不得不”签订永久中立的条约。

二战时期的维也纳街头


1945年3月16日苏联红军对驻扎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德军发动猛攻,击溃德军及仆从军队30多个师、俘虏13万多人,苏联是比美、英、法更早、更多占领奥地利领土的同盟国。

半年后即1945年秋季,苏联允许美、英、法军队进入维也纳,比照德国占领模式,四国共管维也纳和其他地区。

1945-1955年盟军对奥地利占领区域的划分大致是:

  • 英国占领区:维也纳(1945年占领)、施泰尔马克州、蒂罗尔州、凯恩藤州
  • 法国占领区:维也纳(1945年占领)、蒂罗尔州、福拉尔贝格州
  • 美国占领区:维也纳(1945年占领)、上奥地利州、萨尔茨堡州、施泰尔马克州
  • 苏联占领区:维也纳(1944年占领)、布尔根兰州、下奥地利州、上奥地利州


苏联红军进入维也纳

就这样直到1955年,奥地利与各占领国签订《重建独立和民主的奥地利国家条约》,其核心就是一条即奥地利宣布成为永久中立国。

此后各国占领军队全部撤离,奥地利才得以正式独立。

20世纪的历史现实和政治契约决定了奥地利的“永久中立国”地位,尽管跟瑞士不可相提并论,但也是白纸黑字、自觉自愿。

只要这个条约继续生效且各国坚持,奥地利加入军事特征明显的北约组织,就显得很没有契约精神,国内民众和政党也不会支持。


1945年苏联红军仅用数周便解放奥地利大部分地区


三:为何德国加入北约

北约成立于1949年,当时德国已经被盟军分为联邦德国(由美、英、法三国共管)、民主德国(由苏联管理),而1955年美、英、法等国家却主动邀请联邦德国加入北约。

到了1990年德国统一时,经过各国协商,在政体和法统上决定采用由联邦德国统一、民主德国加入的办法。

所以统一后的德国,北约成员国的地位、欧盟创始国之一的地位都不变:民主德国算是“坐享其成”。

1945-1955年盟军对奥地利的分割管控


奥地利可没有这么样的安排:1955年联邦德国受邀加入北约的时候,奥地利只能在“永久中立国”与“继续被占领”之间进行二选一。

但从1955年奥地利独立到1991年苏联解体,这36年的时间里,美、苏、英、法等国家仍然在背后,对奥地利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影响,仍然在争夺对奥地利的控制和主导。

这一时期的奥地利确实有些夹缝中求生存、求独立的现实窘境:

  • (1)既不能像瑞士那样成为久经考验、世界公认的“中立国”。
  • (2)也不能像德国(联邦德国)那样获得邀请成为北约的“成员国”。


驻扎在奥地利的英国士兵


四:心中其实早有取舍

1、奥地利的经济血脉

1955年北约主动吸收联邦德国深深地刺激了苏联,同一年,华约组织便宣告成立,这是一个明确与北约对抗的军事、政治组织。

此时的奥地利没资格谈主权和立场,但在经济上却已经完成了“美国化”:主要集中在1947-1951年的四年时间里,同样饱受战火摧残、遍地瓦砾的奥地利,在联合国救济总署和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之下,艰难地恢复了经济发展和战后重建。

60年代奥地利首都维也纳


一个国家的经济血脉往往决定了这个国家最终的政治态度和社会走向。

所以20世纪50-60年代的奥地利,随着“先中立后独立”,陆续又加入了联合国、欧洲理事会、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等等各种组织,奥地利的“亲欧美”色彩更加明显。

60年代奥地利首都维也纳


2、苏联对奥地利的态度

苏联坚决反对奥地利的变化吗?不仅不介意,经过权衡之后,苏联很配合。

(1)1955年的苏联已经是赫鲁晓夫上台的第3个年头,赫鲁晓夫对待奥地利的态度与斯大林完全不同,前者更希望在欧洲腹地建成一个与欧洲的“对话缓冲带”,奥地利最为合适。

(2)奥地利比较懂事,很会处理与苏联的关系,经常做一些让苏联“比较满意”的事,比如外交方面尽量显得中立且温和、比如进一步主动裁撤武装力量甚至警察部队、比如对各国在奥地利的情报暗战漠不关心等等。

70年代的维也纳


很明显,在整个冷战期间,苏联对奥地利的态度,与德国不同;苏联对维也纳的功能定位,也与柏林不同。

到了70-80年代,奥地利尤其是首都维也纳早已是北约与华约、欧美与苏联进行各种秘密协商、洽谈会晤的绝佳地点之一。

70年代的奥地利


3、1989年与1991年的两个关键

熟悉欧洲地理和近现代史的朋友都知道,与奥地利东部接壤的国家,比如匈牙利、曾经的捷克斯洛伐克、曾经的南斯拉夫等都是华约组织的成员国,当时的奥地利政府和民众过得是否压抑,不得而知。

但奥地利肯定过得谨小慎微:那时候,钢铁洪流一夜之间开进某国首都的例子,屡见不鲜。

80年代的奥地利


从1989年开始,一些东欧国家发生剧烈的政治和社会变革。到了1991年苏联自己也解体。一时间奥地利周边的邻国,比如匈牙利、曾经的民主德国、曾经的捷克斯洛伐克、曾经的南斯拉夫等等纷纷脱离华约组织,进行西方民主化改革。

奥地利终于松了一口憋了几十年的气,1992年便申请加入欧盟。


80年代的奥地利


五:冷战后加入欧盟

1995年奥地利正式成为欧盟的成员国,那时的欧盟主要在搞经济,没有表现出像现在这样明显的政治化和军事化。

  • 1995年奥地利人均GDP约为30000美元。(基础就很好)
  • 2019年奥地利人均GDP约为50000美元。(疫情前一年)
  • 2022年奥地利人均GDP约为52000美元。(恢复比较慢)


90年代维也纳街头

总面积8.39万平方公里的奥地利,仅比我们重庆市8.2万平方公里大一点点,而且奥地利只有约910万人口,所以走得是机械尤其是特种机械制造、化工和旅游业为主的发展道路。

以机械制造为例,奥地利共有700多家与汽车产业相关的机械和零部件生产企业,这些企业共有30-40万名员工,为奥地利提供了15-20%的就业岗位。

90年代的维也纳街头


奥地利化工业的产品主要以工业和食品添加剂、化肥等为主,集中供应欧洲本土。俄乌冲突爆发后,乌克兰化工生产能力受限、俄罗斯化工产品出口受限,所以奥地利的化工业尤其是化肥更加供不应求。

至于旅游业,这个不用赘言。即使疫情最糟糕的2020年,奥地利仍有超过2000万人次的游客入境。正常时期,前往奥地利旅游的在每年3500-4500万人次。

维也纳音乐协会金色大厅


维也纳音乐协会金色大厅,简称金色大厅,确实很有名气,但绝对不是高不可攀。

从90年代到21世纪初,我们也有很多歌唱家、娱乐明星在那里做演唱会、演奏会。真实的情况是:只要交纳的费用足够多、金色大厅有档期,就能够在那里举行个人表演。

如果有官方进行背书,当然会更方便。


维也纳音乐协会金色大厅


六:新冲突下的继续中立

2022年7月是俄乌冲突爆发的第6个月,奥地利总理内哈默在维也纳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奥地利的历史与瑞典和芬兰不同,不会像瑞典和芬兰那样寻求加入北约,奥地利会保持中立地位。

内哈默提到的芬兰和瑞典申请加入北约,是当年5月芬兰和瑞典都正式递交加入北约的申请,这两个国家一改多年来在军事上不结盟的政策。

奥地利及周边国家示意图


2023年4月芬兰正式加入北约,成为第31个成员国。而瑞典加入北约的申请,一波三折,中间有土耳其和匈牙利的反对,所以在得到土耳其和匈牙利的同意后,最快会在2023年11月底给出结果。

奥地利现在加入北约的必要性不大,它距离俄罗斯还远着呢,自己周围又全是北约国家。另外还有20世纪50年代签订的《重建独立和民主的奥地利国家条约》,自己反悔的事情,少做为妙。

如果奥地利真能继续坚持“永久中立国”地位,对自己、对北约、对俄罗斯或许是件好事。

七个大头钉代表奥地利的七个主要城市



结 语

奥地利只加入欧盟、不加入北约,不是过度自信——有地理优势和欧盟做后盾;而是难言之隐——保持中立地位和维护契约。

(1)从1955年奥地利正式独立算起,民众已经习惯了“不加入北约”的生活,政治、经济并不受影响。

(2)欧盟的功能和性质,已经从最初的经济层面越来越政治化和军事化,奥地利有欧盟就够了。

(3)奥地利对俄乌冲突肯定也会感到不安,但奥地利四周全是北约成员国,至少目前很安全。

(4)保持“永久中立”地位,过去当苏联与欧洲的接触窗口,未来可能会当俄罗斯与欧洲的接触窗口。


欧洲主要国家位置示意图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