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爱百科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百科

1943年中国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军区副司令被杀,凶手官太高无人敢抓,毛主席:抓起来枪毙

时间:2024-05-23 14:19:51 作者:洋洋说史

1943年7月,延安的毛主席接到了一则让他惊骇万分的消息。

这一天,毛主席像平常一样正在翻看前线与各根据地送来的军事电报,就在这时,他的秘书突然着急忙慌的从外间闯了进来,还不等毛主席说话,秘书就语气急促的嚷道:“主席,出大事了,您快看看这个!”边说边将一纸电报递到了主席手中。

果不其然,毛主席接过电报一看,也不由得大吃一惊,只见电报里明明白白写着冀鲁边军区的副司令和多位领导干部近日遭人杀害,但是因为凶手的职务过高,导致军区无人敢抓,因此给延安发去电报,向组织请示意见。

毛主席

看完电报后,毛主席顿时勃然大怒,想也没想的就命令秘书回电:不管是谁,一律抓起来枪毙!

那么,这位被杀的军区副司令是谁?杀害他的凶手又是何许人也,竟能惊动党中央毛主席?


惊天血案

1943年6月30日,在冀鲁边军区一个名叫大赵村的小村庄里,一场小型的军事会议正在举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所讲述人物无关

此时正是傍晚时分,窗外还在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狭窄的民房内,负责主持会议的军区副司令黄骅正借着昏黄的灯光,与各位八路军干部们紧张的商议着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各抒己见,时而争论,时而点头,南腔北调的讨论声久久不绝。热火朝天的氛围下,谁也没有预料到危险正在悄然来临。

下午六点钟左右,会议已经进行到最后的阶段,就在这时,大门猛地被人从外面踹开,紧接着,一张张凶神恶煞的脸就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中。

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所讲述人物无关

还没等屋内的参会人员反应过来,来人直接就从怀里掏出了已经上膛的手枪,一阵疯狂的射击之后,包括副司令黄骅在内的几人便应声倒在了血泊中。

枪响的声音很快就惊动了门外的警卫人员,警卫员拔枪就往屋内跑,在进门的一瞬间,刚好与行凶的匪徒撞了个满怀,最后也被匪徒残忍的杀害。

等到附近的警卫战士全部赶到案发现场时,行凶者早已经借着地理优势逃窜,此时正是6月份,华北平原上的高粱、玉米长势喜人,密密麻麻的枝叶组成了一道道青纱帐,为凶犯的逃跑提供了最佳的庇护场所,也让警卫战士们无从下手找起。

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所讲述人物无关

无奈之下,警卫战士只好赶去抢救遭遇袭击的副司令和一众干部,但不幸的是,包括副司令黄骅在内的八名干部,此时已经因为伤势过重当场死亡,其余还有四名领导干部受了重伤。

一场普通的军事会议,竟然导致了军区副司令在内的八名干部被杀,四名干部受伤,这个震撼人心的消息很快就轰动了整个冀鲁边军区。

然而在对伤者的询问中,大家却得知了一个更让人惊掉下巴的事情,那就是此次杀害副司令黄骅的凶手竟然是军区司令邢仁甫!

邢仁甫

刚刚得知情况后,军区内部也有很多人表示难以置信,因为邢仁甫是军区正职,而黄骅是副职,两人既是上下级关系,同时又是革命战友,作为一条战线上的同志,邢仁甫怎么会做出如此丧心病狂的事情?


事实真相

事实上,尽管邢仁甫与黄骅是上下级兼革命同志,但两人之间关系却并没有多么深厚,甚至可以说是矛盾重重。

黄骅与邢仁甫之间的恩恩怨怨要从1941年的山东开始讲起。

1941年,黄骅受上级指派,来到山东军区的冀鲁边军区担任教导六旅的副旅长,同时也是军区副司令员,此时的邢仁甫是山东军区统战部部长。

第二年,邢仁甫从统战部长的位置上,被任命为冀鲁边军区的司令和教导六旅的旅长,与黄骅正式成为了上下级。只不过,两人虽是上下级,可关系却一直非常紧张。

之所以会这样,首先就是两人的生活作风不同。

黄骅为人生活简朴,清正廉洁。根据他身边的人回忆,作为副司令员的黄骅,平日里就和战士们穿着一样的衣服,夏天是一身绿军装,冬天就是黄军装,两件衣服缝缝补补,洗洗涮涮,早已经破旧的不成样子。

有一年,黄骅要结婚,身边的战士就劝他好歹换一身衣服,有个新郎的样子,可他却不以为然,仍旧穿着一身洗的发白的旧军装结了婚。

除了衣着上简朴之外,在吃饭上,黄骅也是坚决贯彻我党“官兵一致”的原则,绝不搞特殊。

黄骅作为高级指战员,身体却总是病痛不断,按照当时的规定,像他这种级别的干部是可以吃“小灶”的,可是黄骅却一次也没有去吃过,坚决与战士们一起同甘共苦。

更难能可贵的是,即便在抗战最艰苦的时间,黄骅也依然坚持将自己的那一份钱粮省下来,用来救济苦难的同胞,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八路军好干部。

而与黄骅的清廉简朴相对应的,则是邢仁甫的挥霍无度与骄奢淫逸。

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所讲述人物无关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邢仁甫就表现出了很明显的腐化倾向,不仅不愿意与战士同甘共苦,还经常挥霍公款,大肆吃喝。据事后统计,在军区司令的位置上,邢仁甫仅私吞公款就达到了3万多元,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三万多元可以换取七十万斤粮食。

除了大吃大喝之外,邢仁甫在私生活上也是极为堕落,不仅公然违背党纪纳偏房,娶小老婆,还以备战的名义让战士们为他修建豪华的“秘密基地”,供他花天酒地,挥霍享乐。

邢仁甫的种种丑态与恶行遭到了当地不少干部的反感与抵触,自然也包括冀鲁边军区的副司令黄骅,作为一个清廉正直的干部,黄骅非常看不惯邢仁甫的这种不良作风,使得两人的关系一直不睦。

除了个人生活上的原因,导致邢仁甫与黄骅关系不和谐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工作上的难以配合。

邢仁甫除了生活上腐朽堕落之外,在工作上也是极为消极。

1942年,正是日寇对解放区进行大扫荡的一年,同时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为艰苦的一年,面对国内国外的双重困境,作为堂堂军区司令的邢仁甫不仅没有坚定信念,积极应对,反而态度消沉,对日常工作毫不上心。

除了对抗战工作不上心之外,邢仁甫还热衷于在军区内部拉帮结派、挑拨关系、四处制造摩擦。

比如冀鲁边军区的部队在经过整编之后,中央曾派遣过不少老红军和老八路干部进驻当地,指导工作。

但是作为军区司令的邢仁甫却对这些来自中央的干部恶意满满,不仅背地里散布流言,称这些“外来干部”是要来“夺他的权”,在日常的工作中更是各种不配合,故意制造困难。

而在众多的老红军、老八路干部中,让邢仁甫最看不顺眼的就是自己的副手,作为军区副司令的黄骅。

生活、工作上的截然不同,让邢仁甫对黄骅越发的厌恶与忌惮,而真正让邢仁甫决定痛下杀手的却是另外一件事。


英雄与叛徒

1943年春天,冀鲁边军区接到了来自党中央延安的一纸电报,这则电报里只有短短的几行字,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就是这几行字却导致了一场骇人听闻的血案的发生!

这则来自延安的电报是发给军区司令邢仁甫的。

原来,邢仁甫在冀鲁边军区的种种恶行已经传到了党中央那里,为了军区抗日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为了对邢仁甫进行思想教育,党中央决定将邢仁甫调去延安学习,并要求他即日启程。

看到这封电报后,邢仁甫并没有立即动身,而是以路途遥远、安全着想等借口蓄意拖延,要求过几个月再启程。组织上认真的考虑了邢仁甫的意见,为了他的安全着想,最终同意了请求。

但其实,邢仁甫之所以要拖延时间,并不是真的出于所谓的安全考虑,而是因为他已经对军区副司令黄骅动了杀心,所谓的过几个月再出发,也只是为谋划杀掉黄骅而争取时间而已。

邢仁甫之所以会因为这一份电报就彻底对黄骅动杀心,是因为他觉得中央要调自己到延安学习,一定是黄骅告的状,其目的就是想要取他的地位而代之。

抱着这种以己度人的想法,邢仁甫背地里开始筹谋起杀害黄骅的计划。经过几个月的谋划后,1943年6月底,邢仁甫终于确定了行动计划和执行人员。

6月30日这天,邢仁甫得知军区要在新海县的大赵村召开军事会议,讨论下一步对日寇的作战。于是,他便召集了手下的手枪队队长冯冠魁,让他带着人到开会地点,将黄骅一干人等全部杀掉。

按照邢仁甫的计划,冯冠魁先是借着司令部手枪队长的职务骗过门口的警卫,顺利进入会议室内,然后在出其不意的情况下猛地撞开大门,接着便直接大开杀戒,用这种方式将黄骅等八名干部杀死在会议室内,还有四名干部因此身受重伤。

做完这一切之后,自以为大功告成的冯冠魁等人借机成功逃脱。邢仁甫也以为自己的奸计得逞,除掉了“眼中钉,肉中刺”,殊不知他的罪恶行径还是被人揭露了出来。

在对伤者的询问中,大家异口同声的指证了邢仁甫的手枪队长冯冠魁,并怀疑到了邢仁甫的身上,尽管很多人都不愿意相信是邢仁甫这个军区司令杀害了副司令黄骅,但在如山的铁证面前,也不得不承认事实。

虽然已经确定了杀人凶手,但是由于邢仁甫的身份特殊,作为军区的司令,没有人敢直接上去逮捕他,于是,冀鲁边军区就将情况上报给了延安的党中央。

毛主席在得知了这一情况后,大为震怒,当即就向冀鲁边军区回电,要求他们立刻将邢仁甫抓住枪毙!

毛主席

然而,就在电报一来一回之间,情况却发生了变化,作为杀人凶手的邢仁甫察觉到了风声,于是便带着老婆和几个亲信逃往了天津,先投靠国民党,后又投靠了日本侵略者,成为了可耻的叛徒。

抗战胜利之后,邢仁甫又迅速抱上了国民党军统的大腿,摇身一变又成为了军统局天津站的少校组长。

然而善恶到头终有报,邢仁甫再如何抱大腿、找靠山也无济于事,1949年1月,天津获得了解放,邢仁甫作为军统的特务人员被我军俘获,在验明正身之后,于1950年的9月7日,被枪决于河北盐山县,结束了他罪恶的生命。

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所讲述人物无关

作为一名党的高级干部,不可否认,邢仁甫也曾为革命赴汤蹈火,做出过贡献,他本可成为一名英雄,以光辉的形象流传于世。

然而,在革命的种种考验中,他却没能坚守住本心,一步步滑向了罪恶的深渊,成为了人人唾弃的叛徒,最终将自己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