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故事估计大家都有所了解吗?拍他的电视剧也比较多,比如《隋唐演义》,《隋唐英雄传》,《新隋唐英演义》,《秦王李世民》等等。
说起唐太宗我们都知道是李世民,李世民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立下赫赫战功,封秦王。不过李世民还有一个别称叫“天可汗”,可能就有些朋友不太熟悉了。
为什么李世民又被称为是天可汗呢?天可汗又是什么意思呢?“可汗”这个称号一般是在游牧民族里说得比较多,也是领袖的意思。这是因为当时唐朝国力强大,很多少数民族也臣服唐太宗,天可汗就是他们把李世民当做领袖的别称。
说起唐朝,相信大家都听过“天可汗”这三个字,甚至有些朋友就连李世民的其他称呼都不用了,直接就叫他“天可汗”,满满的崇拜之情。仿佛“天可汗”是比皇帝还要尊贵的称号,就跟地球村村长差不多了。
可汗”是西北各部对君主的称呼,称“天可汗”就是拥戴太宗为他们共同的君主。唐朝对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主要是任命各民族上层首领担任地方长官,不改变原有民族习惯与生活方式。
他们职务世袭,代表中央政府对当地进行管理。到太宗晚年,漠北地区各部又相继归附。为了方便来长安朝拜唐朝皇帝,他们在大漠南北专门开辟了一条大道,称为“参天可汗道”。沿途设置驿站68处,备有马匹与食物供应往来使者。
太宗表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各少数民族也把太宗当成了自己爱戴的可汗。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番将的名字,铭刻在昭陵的祭坛上。那么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告诉你,还真不是!
天可汗,其实就是柔然、突厥、回鹘时期比较常见的一个“汗号”罢了,很普通,没啥特殊之处。当然了,李世民的霸业,可不是“天可汗”这个普通的汗号吹出来的,下面我们就来简单聊聊李世民的“天可汗”是如何来的。
在东突厥和薛延陀相继被唐朝消灭之后,蒙古高原上最强大的部落联盟就是回鹘了,于是草原各部便打算推举回鹘的首领吐迷度为可汗,但人家没答应,而是联络了草原各部一起投靠了唐朝。
可草原上怎能没有可汗呢?于是吐迷度便提议,既然是推选,大家就一致推选唐朝的李世民当可汗不就完事了嘛,所以,吐迷度等人就给李世民拟定了汗号“登利可汗”。
登利可汗,也是很常见的一个汗号。“登利”就是“腾格里”,也就是天的意思。
其实在草原的汗号里,类似的这种好字眼很多,比如“伊利可汗”的“伊利”,就是界域的意思,已经很有六合八荒之类的哲学意味了;再比如“处罗可汗”的“处罗”,就是荣耀的意思。
“登利可汗”的“登利”虽然含义也很高大上,但真的就只是个普通的汗号,不信大家可以搜一下“登利可汗”、“滕里可汗”、“登里可汗”,真的很多。那登利可汗又是如何变成“天可汗”的呢?这就不得不提当时的翻译人员了。
我们知道,当时唐朝的翻译人员是很会来事儿的,会按照谐音将一个词语翻译成两个词语。比如在唐朝和突厥关系还比较复杂时,突厥人的官职“设”就被翻译为了“设”;当后突厥复辟,唐朝极为厌恶时,唐朝又把“设”翻译为了“杀”;待到后突厥又归顺时,唐朝又把“设”翻译为了“煞”。
而吐迷度联合草原各部,推举李世民做可汗的时候,拟定的汗号“登利可汗”,也就是“腾格里可汗”,自然就不能音译了,得意译,于是就有了除阿尔泰语系觉得很普通,可全世界人却都认为独一无二的“天可汗”了。
可历史上确实曾在另一位叫做登利可汗, 登利可汗是后突厥汗国可汗,骨咄禄可汗之孙,毗伽可汗之子,伊然可汗之弟,在位时间(734年-741年)共7年,741年七月,被左杀判阙特勒兵攻杀。
可是李世民死后,草原上还是没有可汗啊,于是草原各部又继续默认唐高宗李治也是可汗,可他没有汗号啊,怎么办?由于草原上的汗号都是要经过推举仪式才能产生的,这要是再推举一下的话,岂不成了唐朝皇帝还要草原部落选举了?
所以,唐朝在漠北的管理人员是不允许他们再搞这个选举的,最后没办法,就只能是默认,李世民之后的所有唐朝皇帝都是“天可汗”了。
而李治晚年到李显时期,后突厥复辟,其实唐朝已经丧失了草原帝国可汗的资格了。可狡猾的后突厥可汗默啜,是个极为鬼精的人,依然利用“天可汗”之类的虚名诈骗唐朝的财物。
还有后来的回鹘汗国,同样也会利用这个漏洞来哄骗唐朝的“岁赐”。所以,唐朝的“天可汗”居然就这么一直流传到了灭亡。
另外,如果李世民真知道了“天可汗”原来只不过是草原帝国的一个普通汗号,而他又去大肆宣扬“天可汗”的话,那岂不就是承认了唐朝并非一个单一的国家,而是二元制国家了?所以,唐朝懂草原民族礼节的官员,是不敢宣扬这个称号的。
终唐一代,“天可汗”这个词其实只见于和草原部落沟通时使用,唐朝从来都没大肆宣扬,也是到了近代之后,不怎么懂草原汗号的人,才开始四处宣扬。
当然了,由于唐朝自己册封了很多突厥可汗,回鹘汗国也一直保持着对唐朝名义上的臣服,所以在这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如果这个“登利可汗”不是草原民族自己,而是中原朝廷的话,还真是有那么点地球村村长的意思,但这种变化,并不代表“天可汗”就真的是地球村村长了。
否则的话,耶律阿保机在统一契丹后,直接自称“登利可汗”就行了,干嘛还要学汉人称帝呢?这也说明了,“登利可汗”或者“天可汗”这个称号,并不那么伟大。
回归正题,李世民为之所以会被称为“天可汗”?
一是唐太宗统治时期,唐朝的强大,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出现的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
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并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
贞观之治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毕竟强大,别人才会奉你为大哥的。
二是唐太宗统治时期,实施开明的民族政策,
唐太宗采取了以德服人、怀柔羁縻的民族政策,这种政策使周边少数民族敬慕依附大唐,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以中央开明民族政策而对四夷产生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两者有机结合则远人自服。
唐太宗实行什么的民族政策
唐太宗采取开明宽柔与以武拨乱相结合,刚柔并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对它周边的少数民族采取怀柔政策。唐太宗实行了与吐蕃等少数民族政权和亲的政策,以婚姻亲情的方式协调强化与周边各民族的关系。
开明友善的民族关系政策和制度在唐代的长期实施,大大减少了汉族和少数民族间的隔阂,增强了各民族间的广泛互补和血肉融合,实现了多民族共同发展进步的宏大局面。正是在唐代,中华民族新的代称——“唐人”形成,奠定了现代中华民族的基础。
以恩惠抚和为主的政策,表现有如下
1.唐太宗以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族的拥戴,尊他为天可汗。
唐太宗在今新疆地区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分别是安西都护府。
2.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
3.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
正因为如此李世民就被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
李世民在位期间,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
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和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与北方地区各民族融洽相处,获得尊号“天可汗”,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重要基础。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谥号文皇帝(后加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结束了辉煌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