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爱百科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首页 人物简介

徐志远烈士—— 那年,一篇文稿经“推磨式”阅批,登报时还把师政委的名字搞错了

时间:2023-12-29 15:09:15 作者:拂晓哨位

长期以来63师一直把江上青作为部队创建人之一来纪念,在师史馆的群雕中就有江上青的塑像(后排左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六十三师军史(第一卷》也有记载。

作为63师部队曾经的一员,应当了解江上青烈士与63师的历史渊源和为63部队创建所做出的贡献。

江上青出生于1911年,江苏扬州人,原名叫江世候。

1927年,江世候在南通中学读书时,积极从事学生运动,1928年12月被国民党反动派抓进了监狱。出狱后,江世候信念如磐继续从事革命活动,为了不被敌人发现,江世候改名江上青,考入了上海艺术大学,并在学校里转为中共党员。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江上青在党组织安排下,打入国民党安徽省第6行政区督察专员盛子瑾的门下,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和统一战线工作,致力于为我党在皖东北地区秘密发展抗日武装。

1939年7月29日晚,在安徽泗县东北小湾村,江上青在与盛子瑾在外出返回的路上遭到了国民党顽固分子许志远暗中指派的当地反动武装伏击,江上青为了掩护盛子瑾,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8岁。

1941年3月在淮北张小圩子攻坚战中,杀害江上青的幕后组织者徐志远被新四军第九旅25、27、26团(63师187、189、188团)生擒。

江上青在开辟皖东北抗日根据地的过程中,始终不忘为党建立抗日武装力量。他在帮助安徽第六行政区督察专员盛子瑾组建抗日武装的同时,着手创建由我党直接领导的军队。

安徽省第六行政区赵汇川率领的抗日第三支队,简称“六抗三支队”最后发展为新四军第四总队11团,这个团后来列编为新四军第四师第九旅二十七团,解放战争时编为华东野战军二纵队六师18团,1949年编为21军63师189团。

1998年在庆祝建国49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时任部队长施文求,政委刘学政专门安排师史办李文双、杨君干事负责核实史料,撰写了《功垂青史 光照千秋——深切缅怀江上青烈士》的纪念文章,旨在不忘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赓续优良传统,推动部队建设。文稿由我按报纸栏目要求修改后,专程送到解放军报,要求以部队名义发表。

虽说是一篇怀念老部队创始人的纪念文章,但涉及题材重大,人物敏感,送审非常严格,我送到解放军报负责光荣传统专版的文化部陈先义主任后,陈主任说,这类稿子要求事实准确,还需中央和军队历史文献档案资料管理部门把关,送审很麻烦,试试看。陈主任能留下文稿,让我看到了发表的希望,感激不尽。

我回部队后,1998年9月7日解放军报在第7版以武警8670部队的名义刊出。这篇稿子刊出后,在全军和武警部队反响很好。63师要求部队将解放军报纪念江上青烈士文章作为传统教育教材组织官兵认真学习。据说军报发表的此文还送到了江办,后面详情不得而知。

解放军报发表截图

2000年9月1日是63师部队建师60周年大庆,7月20日,武警部队政治部主任李栋恒中将在63师检查工作,师领导让我把纪念江上青的文章《投身抗日为党建军 功垂青史光照千秋》第一段结合迎接纪念建师60周年的实际,稍作改动给武警部队政治部写个报告,乘李主任在师检查工作的有利时机,呈李栋恒主任审批,希望能在人民武警报刊登,李主任看后大笔一挥:“报总政审定,军报刊文附上。”

之后,我将文稿及批示传真发往武警宣传部,经“推磨式”阅批后,这次人民武警报以8670部队部队长施文求,政委刘春灏个人名义刊出。

遗憾的是由于人民武警报校对失误,把政委刘春灏的“灏”字印成了“濒”字。政治部领导很不高兴:“政委的名字岂能搞错?” 说实话能登出来已非常不容易。

仅审批就过了好几关,先是总政批示由武警政治部定。宣传部承办时签给政治部胥昌忠副主任审批,胥副主任批示由人民武警报把关,武警报拿不准,又报告主管新闻出版的宣传部把关,宣传部领导批示按胥副主任批示办。转了一圈又回到了武警报。一篇纪念文稿如烫手山芋谁都不愿拍板,搞得武警报很头疼。最后汤宝华社长作主按解放军报刊用规格在人民武警报第3版刊出。

“听党话、守纪律、作风实、争第一”是九旅的光荣传统

今天回顾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权作是对老部队历史的铭记,对烈士的缅怀。

热门排行榜